普通人谈利益,手里掌握的资源足够之后,却要开始谈理念。
理念就包含着利益诉求,王诺确实没想到,泰隆一上来就把命题开得如此大。
“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境况……应该算糟糕吧,机遇的话,基础越来越好,稳中求胜?稳步进取?”王诺在随口回答道。
“我觉得不只是糟糕。”苏焕章接过了王诺的话,似乎是听到了想听到的态度,掌管着泰隆国际的他,这次的语气却显得有些沉重:“是举世皆敌。”
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。”苏顼瑾也在旁边笑着说道。
王诺顿时就想吐槽了,他刚才有表露态度吗?合着苏顼瑾和苏焕章原本就是准备阐述,而不是询问啊。
但不得不说,苏家叔侄的方式,倒是挺让人舒心,至少他们不会等王诺说一通之后再出来指点江山,而是平等的交流。
“中国的金融业,银行这边是国企称雄,放到国际市场上面,也几乎只是国人在用,顶多加上一部分华人,民企可以省略。”
“保险业更不用说,我们在国际上是小透明。”
“证券业的处境也非常清晰,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同,国内是散户占据大比例,国际市场全是专业机构,模式是南辕北辙的,国内机构在国际市场根本没可能受到投资人的青睐。”
苏焕章侃侃而谈,三言两句就把事情说了个大概,接着深入浅出,把局面摊开来讲,这一些东西连普通人都能够理解。
国内市场的参与者,有90%可以看做散户,欧美等开放的国际市场里面,比例就倒了过来,超过90%的投资者是机构投资者。
具体模式就是金融机构开项目,吸纳投资人的资金,然后机构投资者拿着钱去市场博弈,靠业绩生活。
这就导致了金融机构的业务有大比例是对公的,然后专业的投资机构的业务又是对私的,中资机构?谁认识你?
“泰隆国际招揽绿角,只是十亿美元的项目,我们筹备了很久,却没有得到良性反馈,平台客户之中,国人以外的比例只有不到10%,还要算上华人……”苏焕章像是诉苦,其实也真的挺苦。
王诺听得很认真,他很清楚苏焕章不是在说无用的话,而是在揭露问题,表示为什么会看重他。
对于中国金融业的处境,王诺自己也有相应的理解,由于历史原因,国家的金融业发展历程是有点奇葩的。
中国央行是世界第一大资产管理机构,中国的金融市场,体量是有望在未来登顶的,但体制不同。
中国市场不可能完全开放,或者说,西方模式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,单单是国有机构称雄,就必定会是延续起码百年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中资国有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,有可能称雄吗?其他国家的政府即便是掀桌子,也不可能让中资国有机构在国际市场称雄,这是100%的事情。
所以路其实只有一条,中资国有金融机构必须是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的模式,在合作中慢慢争取领导权,才是唯一的可能。
亚投行、一带一路之类的项目,就是在这种背景中应运而生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