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这种程度,别说是辽国,就算是北宋,也不能忍受啊,西夏和辽国都开始了准备,一战在所难免。
历史上,在西夏干掉了辽国招讨使的同时,推动着这个合约的签订,当时,北宋没有想到,双方会大打出手,一直以来,朝野都在推动,跟西夏和谈,毕竟,长时间的西夏战争,对于北宋的消耗是绝大的,单纯越来越多的西北军费,都让他承受不起。
北宋资金充足,无论是给辽国的岁币,还是跟西夏的何谈,都是几十万贯而已,对于财大气粗的北宋来说,这些都没有问题,反倒是军费,在庆历年间,军费迅猛的增长,特别是西北,从几百万贯,到超过千万贯,北宋的破产,跟这个西北有直接关系。
西夏跟辽国大战开启,是在1044年的10月份,超过30万兵力,哪怕是在国外开战,你说北宋会不知道,那是骗人的。
只不过,因为合约已经签订了,一直以来的道德底线,让北宋在犹豫之中,错过了这个机会。
哪怕是再怎么好的机会,因为这样撕毁合约,不但会引来西夏的仇视,万一把两个国家,都打到一起了,那就是更加得不偿失了。
可是这一次的,不一样合约没有签订,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,这一战必然会进行的时候,再签署协定,那不是脑残么?
在枢密院,最少有成百的人员,在分析这一战,这也是赵信向韩琦建议的。
一人计短,众人计长,参谋这样的方式,对于北宋的战争,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,可是两者都是敌人,不管怎么样,都可以随便的说说。
北宋对于西夏和辽国的了解也很深入,在越来越多的条件出现之后,从表面,走向了深入,越发的发现,辽国没有胜算。
辽国的准备,虽然不是以北宋的情况来准备的,可是辽国的最大的特点,就是就食于敌。
辽国,虽然拥有幽云十六州,这样盛产粮食的地方,可是辽国地处北方,有喝酒的习惯。
所以,辽国那边的烧酒,可是很流行的,本就粮食不怎么够用,还大量的的酿酒,这样够吃么,他们也是没办法做出的选择。
辽国自以为最为强大,在三国之中,所以在这方面也不在意,特别是元昊这边,一直都是跟着他的小弟,虽然准备教训了,却没有做出应有的布置,也就是说,整个的情报系统被穿的筛子一样,他的调动,他的兵力,甚至粮食状况,早就被西夏一清二楚了。
这点不但西夏知道,就连北宋,稍稍费点功夫,也就打听出来了。
粮食并不够,还是10万骑兵,还不采用坚壁清野的方法。
实际上,辽国跟西夏接壤的这部分区域,本就是一片不怎么富饶的区域,甚至还有大片的沙漠,在毁掉了一定的水源和坚壁清野之后,简直就是一片绝地。
辽兴宗此时还丝毫未觉,甚至没有做出应对方案,这已经是败军之像了。
棱堡和长弓的出现,再加上韩琦的提点,枢密院从做出方案,就是削弱西夏。
或许三国之中,西夏最弱,可是西夏的侵略性更强,可以毫不客气的说,对于北宋敌意最大的就是西夏。
削弱他,最起码要占据夏州。
这是在一片沙漠之中的军州,只要占据了这个的,就拥有了一个节点,从夏州到兴庆府的距离,会减少一半,而且建立大量的棱堡,也会如同一个巨大的楔子,镶嵌在西夏身上。
西夏从庆历四年开始,一直都在推动着合议,谁也没有想到,一向软弱的北宋,居然玩起了太极,他们刚开始还没有意识到,毕竟,一直以来,都是北宋主动,他们不会想到,北宋还有这样的想法。
背后的元昊不知道啊,他一直都在催促,三国之中,西夏最弱,他已经打算跟辽国打一仗了,没有这个能力,在跟辽国开战的时候,再跟北宋交恶。
北宋虽然嗅觉比较迟缓,可是在知道了这一战必然会发生,而且西夏已经坚壁清野,准备诱敌深入的时候,肯定会做出选择,以国家的力量,在加上西夏和辽国特殊的环境,10万石的粮食,还有大量的弓箭等军械,足以装备2万人,被运送到了沙漠地区。
为此,动用了最少120个商队,慢慢,通过4个多余月的时间,现在还没有运输完毕。
放置的地点,在西夏的腹地,这里,或许在几个月之后,会成为辽西之间,决战的地点,可是现在,只是一片沙漠,在有心隐瞒和贿赂之下,这些东西顺利的运到了。
而韩琦也已经抵达了陕西,悄无声息的开始扩军备战,一方面,借助着长弓的帮助,扩大西北弓箭手的数量,并且大规模的搜罗马匹,另外一方面,做好战斗之前的准备,这是一场影响整个北宋国运的战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