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日月永在 > 第九十八章:第一簇科学的火花

第九十八章:第一簇科学的火花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虽然莫成的话并非附和雨水形成的全部要素,但核心点却把握住了,最最重要的是,他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发现,继而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科学证据,用以驳斥几千年下来社会已经形成,根深蒂固的神学体系。

“可是,死物是落于地而非升空,水汽怎么会到天上呢?再说了,南京下雨或可解释,倚临于长江之边,那湖广下雨、闽浙下雨和解?东海形成的水汽为何会到闽浙头上落雨呢?”

朱允炆本以为自己的问题可以问住莫成,谁知道后者仿佛早有准备。

“学生为此特意取了棉絮,棉絮于室内会落下,因其无风,而于室外则飘忽,棉絮越少,则飘于空中的时间越长,就好比咱们人是不会被清风吹起来一般,质量越轻,越无法抵御风力,水汽比之棉絮,重量上更加不值一提,很可能是被这室外之风裹挟而上空的。”

下雨,并不是龙王爷施法!

雷霆雨露也不是神仙操纵的天象!

这个发现对君权无上的时代意味着什么?

古时候天下闹旱灾,皇帝往往要斋戒修沐,然后搭祭台祷告上天降雨,如未能祈下雨来,皇帝就要下罪己诏,同时大赦天下,停建工程。以此来向上天神灵示以真诚和忏悔。

有看过大明1566的会记得,仅仅一个不下雪,就弄得天下人心惶惶,甚至以此来成为党争的导火索。

而一旦发现了所谓的天象本就是自然现象,并非神仙在操控,那,将来再有旱涝之灾,跟皇帝可就没了任何关系!

这动摇了神学的根基。

神权不稳,君权也就不稳了!

思想自由之下,第一簇要命的火花已经诞生了。

朱允炆这一刻知道,他将来对大明最大的贡献,可能就是仔细保护好这一簇还很弱小的科学火苗。

“你很喜欢工学?”

莫成跪伏于地,“学生愚钝之才,治国施政与学生仿若无字天书般高深,反而对这旁门左道甚为钟情,幸家父开明,并未因此而嫌弃学生。

本以为余生仅留乡野间与农具为伴,三生有幸得蒙陛下青睐召于南京,启蒙学生之思想,鼓励学生之幼稚。”

朱允炆站起身,负手在殿中来回走动了许久。

“这里,还有多少人跟你一般有这方面的爱好和发现。”

莫成忙回道,“仅学生之同乡邢宇一人。”

“朕给安排个去处。”

朱允炆仔细想了许久,“去工部,你俩去工部,把你们想实验的,想做的东西全大胆的去做,所需要的任何东西朕会派人给工部下令,全部提供给你们。”

“学生,谢陛下隆恩。”

莫成激动的叩首。

“去吧。”

朱允炆唤过双喜,“派人送他们去南京,给他们挑一处宅子,让你的西厂派一个总旗给朕保护好他俩。他俩不能有任何闪失,明白吗?”

双喜能够感受到朱允炆对这莫成的重视,心里顿时一紧。

“陛下放心,奴婢一定着御前司和西厂的人仔细保护好这两位,断不会有任何差池。”

莫成离开了,但朱允炆脸上的激动却越来越明显,甚至一度按捺不住,哈哈大笑起来。

“陛下。”

双喜看着朱允炆乐,但他却乐不出来,“奴婢好久没看到陛下这般开怀了。”

不就是发现了降雨的原因吗?

这对皇权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啊。

没了上苍神灵,君权天授这四个字可就站不住脚跟了啊。

朱允炆一把摁住双喜的肩头,哈哈大笑起来。

“他发现了蒸汽!”

朱允炆自己的工学知识太浅薄了,他是一个文科生,而且穿越之前又在仕途上呆了太多年,他是秘书出身,不是专业的对口司局,他整天脑子用的地方是写发言稿、给领导安排行程和协调各单位的配合,十几年下来,哪还能记得住课本上的知识。

所以他即使知道蒸汽的最初原理和大家都知道的万有引力之外,其他能拿出手来教古人的都没有,他也不会制造燧发枪,他没有百科全书和金手指。

所以他才要求东陵这些学生大胆的解放思想,因为古人的智慧是很强大的,他们只是几千年下来被束缚在一个框架里而已。

只要从外围打破这个思想牢笼,他们就可以腾飞。

三千年前春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,那是华夏民族科学进步最快的时期,而今时今日主流的攻城器械,还是三千年前的那批改良而来,这不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吗?

今天,莫成不靠他朱允炆,自己发现了最原始的蒸汽理论,这意味着只要不打压这种奇思妙想,不把莫成杀掉,把他的发现关进笼子里,以大明现在完全成熟、领先西方几百年的原始工业体系,完全有望制造出蒸汽机!

“不就是一个被水汽推动的水壶吗?”

双喜不明就里,一个被推动的壶盖而已,甚至力量都不足以将壶盖顶开,至于让朱允炆如此激动吗?

“今天推动一个壶盖,将来就可以推动一架马车。”

朱允炆画着大饼,“早晚有一天,当技术纯熟了,可以推动更大重量的时候,朕就可以在一天之内,将我大明的儿郎,送到天南海北!”

当大明的军队不再受限于行军速度和人力上,漠北,就是大明的后花园!

【看书福利】送你一个现金红包!关注vx公众【书友大本营】即可领取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